在“扶不扶”“救不救”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的当下,在人们面对突发状况犹豫不前的时刻,九江学院护理学院刘云同学,用一场惊心动魄的列车救援,给出了最坚定的答案——勇敢,是刻在骨子里的担当!

(左上一为刘云)
2025年6月21日下午,返校领取学位证的刘云正乘坐列车,广播里突然传来紧急求助:“2号车厢有乘客突发不适,急需医护人员帮助!”那一刻,恐惧与犹豫瞬间涌上心头:“万一救不好怎么办?”“被误解、被讹诈该如何是好?”这些困扰着无数人的现实顾虑,同样闪现在她的脑海中。然而,仅仅片刻迟疑后,她攥紧手中的学生证,朝着求助车厢飞奔而去。从16号车厢到2号车厢,这段不长的距离,却是她与内心恐惧博弈的战场。奔跑中,她一边快速回忆课堂上的急救知识,一边在微信里翻找专业老师的联系方式,为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做准备。“我害怕,但我更怕因为退缩而错过救人的机会!”事后,刘云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情。
抵达现场后,刘云迅速展现出专业素养。面对因未进食而面色苍白、上腹疼痛的患者,她冷静判断为胃痉挛,立即协调列车员准备热水、采取保暖措施。就在这时,一位中医也赶来支援,用针灸快速缓解了患者症状。看到患者逐渐恢复,刘云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。当患者紧紧握住她的手连声道谢,当列车员竖起大拇指称赞她“见义勇为”,刘云才真正意识到,这份突破恐惧的勇敢,带来的不仅是挽救他人的成就感,更是对社会善意的一次有力回应。

(图为列车车厢内事发现场)
事实上,这一勇敢举动背后,是刘云扎实的专业积累与长期沉淀的责任感。作为九江学院护理学院的2025届毕业生,她在校期间成绩名列前茅,不仅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、九江学院校级二等奖学金,还在学院护理技能大赛中斩获二等奖。正是日复一日的专业训练,让她能在关键时刻将课堂所学化作守护生命的力量。“很多人说现在不敢做好事,但我想说,当你穿上白大褂,或是心中怀着善意,就该相信,正义与感恩永远比误解更多!”刘云的话,道出了无数医护人员的初心。

(图为刘云在校期间获得部分荣誉证书)
九江学院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。护理学院通过临床实习、美玉讲坛、红细胞课堂等特色教育活动,将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”的理念深植学子心中。刘云的事迹,正是学校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——她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勇敢,不是没有恐惧,而是即便心怀忐忑,依然选择为生命全力以赴;真正的担当,是在质疑声中坚守初心,用善意打破冷漠的枷锁。
在社会舆论让善意偶尔蒙上阴影的今天,刘云的事迹像一道光,照亮了“勇敢”的意义。愿每一位青年都能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,在需要帮助的时刻,成为那个冲破犹豫、点亮希望的人!
护理学院供稿
责编:李金玲 陈鹏 罗雨佳 审核:龚英军 汪浩